首页

女王强制取精

时间:2025-05-29 20:19:30 作者:跨越东西方艺术经典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亮相北京 浏览量:41581

 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(记者 邢蕊)14日上午10点10分,随着“关门兔”抵达终点,2024年北京半程马拉松正式完赛。

  “后面还有人”,伴随着现场志愿者的喊声,一位身着白T恤、黑短裤,身形微胖的男子从远处跑来。虽然气喘嘘嘘,但他仍以跑步的姿态冲过终点。身后的计时牌显示:3小时10分钟47秒。

  这样的成绩距离罗子科赛前给自己设立的2小时45分钟的目标有一定差距。“虽然心有不甘,但这也算对我的一种磨练。”赛后接受采访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遗憾。

  罗子科赛后展示国旗。中新网记者 邢蕊 摄

  不过对罗子科而言,能够跑完全程并非易事。他的外形与大众印象里马拉松参赛者的形象相去甚远。“今天比赛,很多人看着我的身材说我不像‘跑马’的。但我愿意挑战和寻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。”

  作为一名业余跑者,罗子科的跑龄并不算长,他跑步的目的很简单:为了减肥。从2023年1月开始,罗子科每周都保持着规律训练:一周跑三到四次,一次跑40多分钟。他向记者透露,从开始跑步至今,他的体重从300多斤下降到100多斤,“减掉了近200斤重量”。

  受体重限制,罗子科刚开始跑步时不会刻意追求速度和距离。不过随着配速提高,他有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。

  “家人觉得我体重基数大,不建议我参加。但别人能做到,我觉得自己也可以。”从难度更小的线上马拉松开始,罗子科踏上了突破自己的“赛道”。

  受访者供图。

  去年5月,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场线下马拉松。20公里的距离,罗子科用了2小时21分56秒。成绩排名算不上靠前,但完赛那一刻,他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——挑战不可能。

  这是罗子科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,不仅仅是在马拉松赛道上,在生活中,“挑战不可能”也是他的信条。

  罗子科出生在莫斯科,父亲是俄罗斯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6岁那年,他跟随父母回到国内生活。面对文化、语言、饮食上的差异,初来乍到的罗子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。2008年,他转到北京上学。恰逢北京奥运会举办,罗子科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,也开始感受到这片东方土地的魅力。

  今年北京半马开始前,他在朋友圈写下:“我要与16年前的自己见面了,也许这就是黑白世界的最高境界。16年前的我,我来了。”

  时光逆流而上,现在的他与曾经的他在奥林匹克公园“相遇”。改变的是容颜,不变的是突破的决心。“跑步是自己的事情,挑战也是自己的事情,哪怕别人指指点点,但他们没有体会这个过程,就不会感受到我的痛苦和喜悦。”

  北京半马结束后,罗子科掏出一面五星红旗,他说:“能在这里参加比赛很荣幸。我在北京留下了太多回忆,对这里也有特殊感情。未来有机会,我还要继续挑战不可能。”(完)

  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姓名为化名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杭州亚运会开赛!中国代表团出战

既想当官又想出名,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求名利的工具,大搞“雅腐”,利用职务便利,非法占有公共财物,为他人在贷款审批、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利,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。

《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》俄文版出版发行

建行宁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进一步丰富站点功能,整合更多便民、惠民、利民的综合金融服务,强化品牌打造,真正把“海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”办成金融服务的延伸站、渔民心里的暖心站,将建行普惠金融服务送达万家渔民。(完)

靴子落地!被免职三个多月后,他被拿下了

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,程灵芝迅速成长为中国国家队运动员,多次在世界和国内比赛中摘金夺银。随着龙舟项目正式入选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,她看到了新的契机。

首次亮相!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惊艳世界

20日早晨开始,北京部分地区已有零星小雪飘落,西南部山区较明显。当天下午,八达岭长城在雪中宛如一条银白色的龙静卧于山巅。在八达岭长城文化街区,火红的灯笼与洁白的雪花相映成趣。

宁夏11.5万吨夏粮颗粒归仓

3月12日上午,由近200名石景山区党员、团员、社区居民、驻区企业职工和民兵组成的多支“绿色志愿者”队伍来到首钢园东侧的新安城市记忆公园,在园林专业人员带领下,开展中国植树节绿地大扫除活动。此次活动共清洁绿地3万平方米,修整树池围堰100余个、修剪苗木30余株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